誰的錯

 

誰的錯?

 

友人投資基金五年,依稀記得他的理財專員跟他說五年過後就可以把基金解掉,賺一筆錢回來。五年到了,友人跑去解基金,心想著終於要可以拿回本金還有利潤了,但結果卻大出所料,五年過去了,最後拿回來的竟然只有本金!

 

友人這時才後知後覺發現原來基金跟股票一樣,有漲有跌,雖然每個月都會收到結算表,但結算表上的數字只能當成參考,實際上能拿回多少錢還是要看解基金的當下,那些紙上富貴一錯過就是錯過了,而且基金隨時可以解,也不一定要等五年。

 

友人驚訝之餘,雖然很慶幸自己在這麼糊里糊塗的狀況下沒有賠本,但也深受震撼,從此之後再也不敢說要投資基金。像這樣的投資「誤會」隨處可見,只是故事的主角有時是二阿姨、有時是隔壁的鄰居王太太,而被責罵的對象有時是銀行理專有時是電視的名嘴或老師而已。每當這種「美麗的誤會」終於被澄清的時候,有些人選擇激動地跑去銀行「理論」,而有些人會像我的朋友這樣摸摸鼻子認賠算了。

 

每當聽到這樣的失敗經驗,其實很想跟大家說「窮則變、變則通」,千萬不要「因噎廢食」!經濟不景氣大家比平常更花心思、在意如何節省,買東西知道要比價、能坐公車就絕不坐計程車,辛辛苦苦省下來的錢卻因為投資不善而「一去不復返」,這樣的結果固然令人沮喪,但與其責怪銀行的理財專員貪財、說明不清,不妨也把這當成是一個審視自己的機會。

 

或許理財專員為了業績說明產品時講得模糊不清是這場誤會的起點,但憑良心說,我的友人也確實太不關心自己的投資內容了!我們既然可以花大量時間研究怎麼買東西比較省錢,為什麼就不能花一點時間去瞭解自己買的基金是什麼內容,怎麼計算費用?即使我們已經聽從理財專員的建議買了某檔基金,但也並不等於從此我們就可以漠不關心這筆投資,市場天天在變,理財專員跟電視名嘴都不是神,他們的建議並不見得是最正確的,而最終要承受投資損益的人卻始終是我們自己。如果我們因為失敗的投資經驗就這樣認輸,從此不理財、不投資,就等於走上了回頭路,永遠無法擺脫經濟方面的壓力。

 

但如果我們能夠定期抽時間關心自己的投資、一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設法找出答案,日積月累之後,不僅能夠吸收到一定的財經常識還可以培養出自己對投資的想法。在這樣持續的關心與學習之下,即便是失敗的投資經驗也會變成可貴的養分,而努力耕耘的人,不僅可以擺脫無謂的互相指責,總有一天也一定能夠憑著「自己的想法」,在投資市場裡找到「逆轉勝」的機會,最後得到豐碩的成果進而真正達成投資的目的與意義!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hildrenf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